硅酸盐学报

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

《硅酸盐学报》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、Journal of Materiomics编委会第四次会议于2017年8月13日在宁波市合并召开。《学报》主编、JMAT主编南策文院士,JMAT主编、《学报》副主编李敬锋教授,《学报》副主编钱觉时、邱建荣、阎培渝、翟继卫教授等36位两刊编委,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,副秘书长刘捷出席会议,《学报》编辑室编辑人员列席会议。南策文主持会议。

阎培渝首先代表《学报》编委会报告了《学报》2017年工作。一是《学报》刊发论文259篇(其中英文13篇),其中96.1%得到各类基金资助,退稿率约为70%,审稿周期约为6.5个月;二是出版“《硅酸盐学报》创刊60周年”和“工程陶瓷材料”2个专题;三是开展第12届“中国硅酸盐学会《硅酸盐学报》优秀论文奖”评选奖励工作,《学报》刊发的6篇论文受到奖励;四是举办第9届无机非金属材料研讨会,260余名代表参会,交流报告143个,会议还评选出12个科研创意奖和6个优秀墙报奖。

李敬锋代表JMAT编委会,从编辑出版、期刊表现、形势与挑战、计划及措施等方面报告了JMAT的工作。2015~2016年,JMAT刊发了73篇论文(其中综述约占三分之一),在SCI数据库中被引用367次。2015~2017年,JMAT刊发了90篇论文,下载量居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、印度、意大利和美国,下载量和被引用较多的为电池、光催化、储能、无铅压电陶瓷等热点领域论文。2017年,JMAT先后被Scopus和ESCI收录。被Scopus收录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、吸引来稿,也有利于论文的后续跟踪;而期刊被ESCI收录,表明距进入SCI又近了一步,但期刊被ESCI收录后1~2年内的引用情况以及首个影响因子非常重要,因此除继续做好选题组稿外,还要继续加大吸引优质稿源力度,在做好2018年近期编辑出版计划的同时,更要从长远谋划JMAT的持续发展,建议:(1) 继续利用新媒体,加强对期刊的宣传;(2) 充分发挥编委作用,组约优质稿件;(3) 加大对已刊发论文的推送、推介力度;(4) 启动对已刊发优质论文的奖励工作;(5) 吸纳高产作者进入编委会。

与会编委针对两刊编辑出版工作及拟采取的措施,围绕提升稿源质量,期刊传播能力、影响力及整体竞争力等进行了讨论,并提出意见和建议,主要有:(1) 优质稿源是两刊面对的共性问题,两刊都要加强优质稿件的组织力度,并结合学会设立的各种奖项,吸引优质稿源;JMAT还应注重国外稿件的组约力度,扩大稿源范围;(2) 组织专题,开辟专栏,形成系列,办出期刊特色,扩大影响力;(3) 对期刊刊发的重点论文进行点评、推介,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;(4) 充分利用手机微信等新媒体,推介期刊刊发的论文,加强作者、读者、编者间的沟通;(5) 在稿件送审工作中,更好地发挥编委作用;(6) 吸纳国外知名学者进入JMAT编委会;(7) 适当控制“《硅酸盐学报》优秀论文奖”奖励数量;(8) 对JMAT优质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作者进行奖励;(9) 尽可能简化投稿手续;(10)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,充实编辑力量。

南策文归纳了编委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,在当前期刊面临严峻竞争形势下,要采取各种措施,加大优质稿源组约力度;加强期刊宣传和论文推送和推介力度;更好地发挥编委在稿件送审中的作用;吸纳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进入编委会;加强和完善《学报》优秀论文奖评选奖励工作;加强编辑队伍建设,充实编辑力量。

此外,南策文还就征集第10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研讨会选题等进行了布置,希望大家提出建议。

晋占平在听取了编委们的意见和建议后说,大家的意见很有建设性,学会将认真总结、消化吸纳大家的有益意见和建议,进一步改进、优化两刊编辑出版工作。相信在南策文主编和李敬锋主编以及全体编委的大力支持努力下,两刊一定会越办越好。

上一篇:《硅酸盐学报》创刊60周年座谈会召开

下一篇:第十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——高性能陶瓷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