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《硅酸盐学报》创刊60周年座谈会于2017年8月13日在宁波市召开。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徐永模,学会名誉理事长张人为,学会副理事长、《学报》主编、Journal of Materiomics主编南策文院士,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,副秘书长刘捷,JMAT主编、《学报》副主编李敬锋教授,《学报》副主编钱觉时、邱建荣、阎培渝、翟继卫教授等36位两刊编委,第9届无机非金属材料研讨会科研创意奖、优秀墙报奖获奖代表和《学报》读者、作者代表,以及《学报》编辑人员等共100人参加座谈。
晋占平主持会议。他说,《学报》是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,60年来《学报》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展示平台,在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保持着自身特色,并树立了鲜明的学会特色。他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座谈会,并感谢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一直以来对《学报》的关爱和支持。
首先,《学报》60年历史厚重,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。学会要继续努力,改革创新,办好自己的期刊,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,推进期刊的国际化发展。
南策文从《学报》历史沿革、近10年来的编辑出版工作及其影响、采取的工作举措等方面回顾了《学报》创刊6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情况。他说,《学报》作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内的第一刊、EI收录期刊和Scopus收录核心刊,创刊60周年特别是近10年间来取得了突出成绩。《学报》的发展与老中青科学家的关爱和贡献是分不开的。
2006~2016年,《学报》共收稿9817篇,出版120期,刊发论文3236篇,发文量最多的是陶瓷和水泥基材料。据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(核心版)》统计,这10年间《学报》的影响因子为0.7~0.8,总被引频次逐年增加,《学报》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高于国内同类期刊平均值。《学报》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,13次被评为“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”、4次被评为“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”。与美国、欧洲、日本、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陶瓷学会主办的同类期刊相比,《学报》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居第4位,对《学报》这本中文期刊而言难能可贵。为提升《学报》影响力并促进其更好发展,学会还采取了许多举措,如设立“中国硅酸盐学会《硅酸盐学报》优秀论文奖”、举办系列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研讨会等。
张人为说,《学报》发展的60年有很多值得我们纪念和缅怀的历史和成绩,也有需要我们总结的经验。我们有自信并通过自身努力,把《学报》办好办精,以学术兴会,靠学术强会,把自己的学术平台建设好。他感谢历届编委们为办好《学报》做出的努力和贡献,缅怀逝去的老编委,并祝愿健在的老编委们健康长寿。希望《学报》编委会总结经验,展望未来,继续努力,把《学报》办得越来越好。
与会人员回顾了《学报》60年的发展历程,并结合《学报》编辑出版等工作进行了热烈交流,第10届“《硅酸盐学报》优秀论文奖”获奖作者孔祥明还以一个青年科研人员身份,讲述了自己的学术成长历程与《学报》的渊源,从一个作者的角度谈了对《学报》的认识,并对进一步办好《学报》,促进《学报》更好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。
大家表示,要以《学报》创刊60周年为契机,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《学报》工作,把《学报》办出更高水平,办得更有影响。